濁度儀的定期校驗與漂移修正對于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份濁度儀的定期校驗與漂移修正實操指南:
一、濁度儀的定期校驗
1.校驗前的準備工作
檢查濁度儀是否處于正常運轉狀態,以及是否有維護保養的需求。
仔細閱讀儀器的使用說明書,了解并熟悉對應的校驗方法。
準備好所需的標準溶液、比色皿、移液器等實驗用具,并確保這些用具的清潔度,以避免對測量結果產生影響。
2.標準液校驗法
這是常用的校驗方法,根據使用的標準液數量,又可分為單點校驗法和多點校驗法。
單點校驗法:
1.將比色皿用蒸餾水洗滌干凈并干燥。
2.將一種已知濁度值的標準溶液倒入比色皿中。
3.使用儀器測量標準溶液的濁度數值,并將其記錄下來。
4.將測量結果與標準溶液的已知濁度值進行對比,如果偏差在允許范圍內,則校驗通過;否則,需要調整儀器的校準參數,直至測量結果與已知濁度值相符。
這種方法簡單快捷,通常用于測量范圍較窄或對測量精度要求不高的情況。
多點校驗法:
1.準備至少兩種已知濁度值的標準溶液(甲、乙),它們的濃度比差不宜過大。
2.分別將甲、乙兩種標準溶液倒入比色皿中,并使用儀器測量它們的濁度數值。
3.將測量結果記錄下來,并輸入到濁度儀的校驗程序中。
4.程序會根據這些數據計算出標準曲線,完成多點校驗。
多點校驗法可以消除示值系統誤差和線性誤差,提高儀器的測量精度。
3.現場比對校驗法
這種方法適用于無法獲得標準溶液或需要在現場進行校驗的情況。
從水樣中取出適量的水制備成標準液。
將原始水樣和標準液分別倒入比色皿中。
使用濁度儀分別對原始水樣和標準液進行測量。
通過比較測量結果,計算出原始水樣相對于標準液的修正系數。
根據修正系數對儀器進行校準。

二、濁度儀的漂移修正
濁度儀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因為環境因素、儀器老化等原因產生漂移,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因此,需要定期進行漂移修正。
在每次使用儀器前,先進行零點校準,確保儀器在測量前的初始狀態正確。
在連續使用一段時間后(如每隔一個月或使用一定次數后),使用標準溶液進行校驗,檢查儀器的測量精度是否發生變化。
如果發現測量結果與標準溶液的已知濁度值存在偏差,且偏差超出允許范圍,則需要進行漂移修正。
漂移修正通常涉及調整濁度儀的校準參數或重新校準儀器。具體修正方法應根據儀器的型號和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三、注意事項
在進行校驗和修正時,應嚴格按照儀器的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避免操作不當導致儀器損壞或測量結果不準確。
校驗和修正過程中使用的標準溶液應確保其質量和穩定性,避免使用過期或變質的標準溶液。
定期清潔和保養濁度儀及其附件(如比色皿、移液器等),以確保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在使用儀器進行測量時,應注意避免氣泡、光照等因素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濁度儀的定期校驗與漂移修正是確保測量結果準確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通過嚴格按照實操指南進行操作,可以有效提高濁度儀的測量精度和使用壽命。